GB 31657.11-2025 蜂產品中紅霉素及其降解產物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隨著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蜂產品中抗生素殘留檢測已成為保障消費者健康的重要環節。2025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GB 31657.11-202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蜂產品中紅霉素及其降解產物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為蜂蜜和蜂王漿中紅霉素A及其降解物(脫水紅霉素A)的精準檢測提供了權威技術支撐。這一標準的出臺,不僅填補了蜂產品抗生素殘留檢測的空白,更推動了行業檢測技術的規范化與國際化。
一、標準背景:從風險防控到技術升級
紅霉素A作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代表,廣泛應用于畜禽疾病治療。然而,其濫用導致的殘留問題可能引發人體過敏反應、腸道菌群失調等健康風險。蜂產品因其直接食用特性,對抗生素殘留的管控尤為嚴格。此前,蜂產品中紅霉素殘留檢測缺乏統一標準,不同實驗室采用的方法存在差異,導致檢測結果可比性不足。
GB 31657.11-2025的制定,正是為了解決這一痛點。該標準由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歷經多輪專家論證與實驗室驗證,最終確立了以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LC-MS/MS)為核心的檢測技術體系。其技術指標全面對標國際標準,如歐盟委員會(EC)第37/2010號法規,確保檢測結果的可追溯性與國際互認。
二、技術核心:從樣品前處理到定量分析
樣品前處理:QuEChERS技術的優化應用
標準采用改良版QuEChERS(快速、簡便、廉價、有效、耐用、安全)方法,結合分散固相萃取凈化技術,顯著提升了檢測效率與準確性。具體流程包括:
提取:以乙腈-水溶液為提取劑,通過超聲波輔助提取目標物;
凈化:加入無水硫酸鎂、氯化鈉進行鹽析分層,再以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劑去除基質干擾物;
濃縮:氮氣吹干后,用乙腈復溶,過0.22μm有機濾膜,確保上機樣品純凈度。
該前處理方法可同時去除蜂蜜中的糖類、蛋白質及蜂王漿中的氨基酸等干擾成分,回收率達85%-115%,滿足日常檢測需求。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分析:精準定性與定量
標準采用C18色譜柱(100mm×3.0mm,2.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相)和甲醇(B相)為流動相,通過梯度洗脫實現紅霉素A與脫水紅霉素A的分離。質譜條件優化為電噴霧正離子模式(ESI+),多反應監測(MRM)掃描方式,通過特征母離子-子離子對(如紅霉素A的m/z 734.5→158.0、脫水紅霉素A的m/z 716.5→158.0)實現精準定性。
定量分析采用基質匹配標準曲線法,有效消除基質效應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實驗表明,該方法在0.2-100n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2>0.99),檢出限(LOD)為0.2-0.63μg/kg,定量限(LOQ)為0.5-1.9μg/kg,靈敏度滿足國內外法規要求。
三、標準實施:從實驗室到產業端的全面覆蓋
實驗室能力建設:標準化操作與質量控制
標準對實驗室設備、試劑純度及人員操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例如,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需配備電噴霧離子源(ESI)及三重四極桿質量分析器;甲醇、乙腈等有機溶劑需為色譜純;標準儲備溶液需在-18℃避光保存,有效期不超過3個月。此外,標準還引入了質量控制(QC)環節,要求每批次檢測需同步分析空白樣品、加標回收樣品及質控樣品,確保數據可靠性。
產業應用:從源頭管控到市場監管
標準實施后,蜂產品生產企業需建立抗生素殘留自檢體系,對原料蜂蜜、蜂王漿及成品進行批批檢測。監管部門則可依據該標準開展市場抽檢,對超標產品依法處置。例如,若檢測發現蜂蜜中紅霉素A殘留量超過0.05mg/kg(歐盟限值),將觸發產品召回程序,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四、行業影響:從技術突破到產業升級
推動檢測技術創新
GB 31657.11-2025的發布,加速了蜂產品檢測技術向高效、精準、綠色方向發展。部分企業已開始研發基于同位素內標法的檢測試劑盒,通過引入13C?-紅霉素A作為內標物,進一步提升檢測抗干擾能力。此外,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UPLC-MS/MS)技術的應用,使單次檢測時間縮短至8分鐘,效率提升40%。
促進產業規范化發展
標準實施后,蜂產品行業抗生素殘留超標率顯著下降。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2025年第三季度蜂蜜中紅霉素殘留合格率達99.2%,較2024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同時,標準倒逼養殖環節規范用藥,推動蜂業向生態養殖模式轉型。例如,部分蜂場采用益生菌替代抗生素預防疾病,既保障了蜂群健康,又從源頭減少了藥物殘留風險。
五、未來展望:從國內標準到國際引領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蜂產品出口量持續增長。GB 31657.11-2025的實施,為中國蜂產品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技術保障。下一步,需加強該標準與CODEX Alimentarius(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的互認工作,推動中國檢測技術走向世界。同時,持續優化檢測方法,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快速篩查技術,構建“精準檢測+智慧監管”的新模式,為全球食品安全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結語
GB 31657.11-2025的出臺,標志著中國蜂產品抗生素殘留檢測技術邁入國際化、標準化新階段。這一標準的實施,不僅守護了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更推動了蜂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標準的持續完善,中國蜂產品必將在全球市場綻放更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