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使用 | 區分感染or定植的銅綠假單胞菌
《中國銅綠假單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診治專家共識(2022 版)》提出了三步法,
一、七方面評估:
1. 標本是否為合格的下呼吸道的標本?
標準的痰標本需符合鱗狀上皮細胞 < 10 個、中性粒細胞 > 25 個/高倍視野。如果痰標本中全是上皮細胞,那么就是不可靠的。
2. 患者有沒有銅綠感染的高危因素。
3. 患者有沒有感染的癥狀。雖然從患者的痰標本里面分離出了銅綠,但患者本身沒有感染癥狀,那么就不能判定為感染,所以一定要同時有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才行。
4. 要考慮銅綠分離出來的時間是否與下呼吸道感染或病情加重的時間相吻合。
5. 要鑒別培養出來的銅綠假單胞菌是否就是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加重的原因,是否還能用其他原因解釋。
6. 是否下呼吸道標本多次分離到 PA(偶爾一次不可靠),且未被之前的經驗性治療所覆蓋;
7. 使用敏感藥物抗 PA 治療是否有效。
不染醫生心得:
為了方便記憶,總結為:
1、痰: 合格(1)
2、患者:高危、有癥狀且同步、可歸因(2/3/4/5)
3、醫生:審視用藥(6/7)
這7連問下來,聰明的你或許已經有答案啦。如果仍難以判定,可進行到下一步。
二、多學科討論;
邀請臨床微生物、影像及藥學等多學科進行討論,共同判定到底是感染還是定值。
三、當經過多學科討論仍然無法判定,不能排除是感染,且病人的病情較重,可以繼續進行第三步,即銅綠假單胞菌的治療。
寫在最后:感染和定植的判斷是個動態過程,無論是否開始針對PA的抗菌治療,都需要動態監測高危因素、臨床特征、微生物學證據的變化及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及時調整診斷和治療策略。


